我在紐西蘭的旅程~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及文化差異。
旅遊除了美食、美景以外,最吸引我的就是文化差異的體會,最好還能與當地人有一定程度的交流。如果只是幾天到當地旅遊的觀光客,真的很難體會當地風土民情,真的非常幸運2016年能有機會到紐西蘭實習,甚至能住在當地教師的家中,實際體會紐西蘭的文化。
與homestay家旁農場的牛合影 |
後來這些經歷也變成我時不時與家人朋友聊天的話題,最後發現身邊家人、朋友對南半球的文化了解都相當少,紐西蘭就像是一片遙遠國度的淨土,當地人飲食、教育、生活及經濟情況大家都不太清楚,畢竟身處北半球的我們,對西方、洋人的文化了解大多數來自美國、少部分來自歐洲文化,幾乎沒有來自紐澳。
飛機需要17個小時才能抵達紐西蘭 |
紐西蘭分為南北島,人口約4百萬。 |
所以更加深我想要寫下當時幾個文化衝擊的時刻,前幾年寫了紐西蘭人對於死亡的看法,及台灣教育及西方教育的差異,請見紐西蘭大冒險_對於生死感受及面對的態度, 生命教育是否應該被重視? 及 臺灣教育失敗? 西方教育勝東方? 淺淺談紐西蘭教育風格。
這一篇想要聊聊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及文化差異:
關於臺灣人所學的英語
我們所學的英文English其實是「美語」:相信台灣很多人學習英文都是從兒童美語補習班,或是小學的英文課程開始,然後一路學10幾年,但其實不太確定自己學的是什麼,能不能跟當地人溝通。
但就如同華語是一個包含:中國華語、台灣華語、新加坡華語、馬來西亞華語的大概念,英文也是有各種口音及用法不同,但從小學校並沒有給予相關知識的概念,也沒有告訴我們,我們所學的是美式的英文。
我在到紐西蘭前,英文並不算完全沒有基礎,當時我靠著自學跟1-2年補習班的英語外師課程學習後,我的英文是可以與在台灣當地的外籍人士溝通的,當時較常與印度、日本、韓國等地的外國人以英語溝通,但是我現在回頭看,到紐西蘭當地的這六個月才是真正開啟我用英語流暢溝通的鑰匙。
碩士班授課照片 |
落地那刻起,我的耳朵才第一次接受到紐西蘭口音,永遠記得剛開始homestay的媽媽跟爸爸跟我說話,其實我大多數都聽不懂,而且我有一種 這是英文嗎? 妳說的是英文嗎? 的感覺,僅可隱約地聽得出幾個單詞,但這個情形大概3-5天後慢慢就開始適應。
我開始問當地的老師同事們跟homestay的爸爸,關於他們的英文是base on 英國口音嗎? (因為有點像哈利波特電影裡面的口音XD),但其實他們也不太清楚,也不太懂我在問什麼,這時候他們突然問我,對了,妳的英文是美國口音,說的也都是美國用法,台灣是學美語嗎?
那時我才恍然大悟,恩,我們是學美語。😆
關於紐西蘭的英語
這裡需要簡單提一下紐西蘭的歷史,紐西蘭是島國,當地的原住民是毛利人,使用毛利語,但因曾被多個西方國家造訪,並被英國殖民過,目前也是大英國協的一員,故主要溝通的語言為英式英語。
比如Can及Can't 中a 的發音就更接近英腔,也會用"Tea"直接當作"Dinner"使用,意旨5-6點的這一餐。媽媽的Mom,他們寫做Mum。
但他們也有當地自己的用法,比如最常見的他們稱自己為"kiwi",就是奇異果的那個"kiwi",把稱乳製品的"dairy"當做便利商店,當地的便利商店招牌也都是掛"dairy",泳衣不是我們熟悉的"Swimming suit" 而是"tog",我到紐西蘭時是夏天,每天homestay 的媽媽都會提醒他們的女兒們出們要帶togs and tower,我真的一度以為是帶土司跟毛巾去游泳。😂
有時候也會用一些毛利語取代英語,像是地瓜不是sweet potato 而是Kumura。
毛利風格的建築 |
我第一次在紐西蘭吃烤地瓜的時候,問旁邊小朋友說這是什麼,他回我Kumura的時候我還以為是菜的名字,直到有位老師把家裡種的地瓜拿到學校給大家領取時,在箱子上寫的是"Kumura",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那就是地瓜。
學校的教育中,也都會安排毛利語的課程,重要的活動或會議前也需要先用毛利語禱告。
警語也會有毛利語的標示 |
如果對其他用法有興趣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紐西蘭特有表達方式:Kiwi、dairy、too much⋯⋯這些英文跟你想得不一樣。
關於日常生活
1.生活步調:紐西蘭人(以下稱Kiwi),喜歡慢且悠閒的生活,就我的感受裡,他們在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上,一定都優先考慮生活品質,這點跟台灣非常不一樣,所以他們很少有24小時的便利商店或服務,網路的速度也非常慢,4G大概是台灣的3G,當時我連看綜藝大熱門都要先下載,串流完全無法看,但他們也不在乎,覺得這樣速度已經非常足夠。
20天才到貨的白板:我在紐西蘭教課期間,因為換了教室沒有白板,所以請同事幫我訂一塊白板,我心裡想今天訂,明天就可以用了(被Pchome養壞的我),結果這一等就是20天,沒有白板期間,還好有一台不知道是誰遺留下來的Ausu小型投影機,但我覺得應該是某位來拜訪過的台灣人。
20天才到貨的小白板 |
2.沒有蟑螂、蜘蛛和蝴蝶:紐西蘭沒有蟑螂跟蜘蛛,但也很少有蝴蝶,這我沒有深究其中的原因,但應該是紐西蘭原生就沒有這些昆蟲或截肢動物,氣候也沒有臺灣這麼熱。吃完東西,不馬上收,也不會有蟑螂,甚至也不太會臭。
這是我養的毛毛蟲:調完時差的第一天,homestary 的小朋友就拉我去他家的後院看他"養的"毛毛蟲,不是那種小蟲,是超大一隻的鮮黃色肥大的毛毛蟲,然後她把蟲捧在手心問我要不要摸,我差點沒昏倒,後來跟她聊天才知道她養毛毛蟲是為了要未來想要有蝴蝶在院子裡,後來也確實有孵化,臺灣到處都是蝴蝶,大家甚至對毛毛蟲非常害怕,沒想到蝴蝶原來在他們的國家是這麼稀有的存在。
homestay的小朋友拿著"應該是"自己養出來的蝴蝶 |
去紐西蘭的熱帶動物雨林館與蝴蝶的合照 |
可以吃的洗碗精?洗碗的方式也不太一樣,他們會把流理臺裝滿熱水,到入洗碗精,起泡後,把碗盤泡入,簡單刷幾下就擦乾收起來,不會再用水把碗精沖掉,我問了homestay的爸媽這樣好嗎? 他們回我洗碗精是可以吃的?! 我那半年就一直催眠自己,洗碗精可以吃。
4.熱愛大自然及運動:Kiwi 在休假的時候,多半都是去露營、衝浪、滑獨木舟等動態活動,就算天氣不好,學校內的運動活動也還是會照常舉行。
如果你問當地人,某個景點能做什麼,他都會回答你那邊有個很漂亮的步道,或是一座漂亮的山之類,可以散步15分鐘,或是爬個3小時。小朋友周末最常做的休閒也是打球、運動或是爬山。
週末一大早的小小朋友Netball 比賽
|
4.停在院子裡的小船:紐西蘭當地很多房子院子裡,都會停著小船,而且很多人周末都會開船出海去釣魚,馬路上也可以看到客車尾端勾著一艘小船行駛著,同樣都是島國,臺灣相對於紐西蘭,民眾少有自己的船,除了漁夫,一般人也不會自己出海,所以剛看到的時候還是會很驚喜,覺得非常有趣。
海邊放置在一旁的獨木舟 |
港口有許多小船 |
雖然這已經是段6年前的回憶,但現在想起還是有滿滿的衝擊,未來有機會會再記錄其他的文化差異,不管點擊率如何,希望都能為我這段美好的回憶留下紀錄,如果你也很想體會Kiwi的語言及日常生活的差異,但目前暫無機會能夠去紐西蘭,這裡推薦一部Netflix 電影:Failling in love 愛巢進行式。
故事講述一位來自美國的女生莫名贏得一棟紐西蘭民宿,想短暫飛到紐西蘭創業逃離美國的紛擾,但因受當地的民俗風情吸引,且愛上一位當地帥哥猶豫是否該決定留下的故事。這故事融合了很多紐西蘭文化,滿貼近當地的,演員的口音也很接近我那時聽過的紐西蘭當地口音,看的過程中讓我湧起滿滿的回憶,推薦給大家。
#紐西蘭與臺灣文化差異
#Kiwi的日常及語言
哇~去的頭一個月應該很不容易,光適應語言就夠累了,生活習慣也差好多呀~
回覆刪除第一個月真的超痛苦,但是過一陣子就慢慢適應了~:))
刪除